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象棋文章 >> 棋谈棋文 >> 浏览正文

从象棋文化开始侃起

时间:2006/9/22 1:28:00

从象棋文化开始侃起

  象棋(中象、国象)属历史遗留下的文化产物,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进化,由游戏演变为竞技,棋种本身除了具趣味性(决定了参与人的参与积极性)和竞技性(决定了竞技所需的公平起点、对抗强度)外,也不失为一项记录、演示棋文化的资料。 

  中象中特有的棋子、棋盘、胜负规则来源于古战场的征战构思,通过棋子的运行,对古时战争进行了游戏化的再现,而中象之所以是中象,就因其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将(帅)不出九宫,但却是决胜的根本,兵(卒)只能前行,炮只做隔山打牛,车行是横冲直撞,马步出蹄踏斜日。带有很强烈的中国“皇权”特色。 

  国象同样也来源于战争场面的游戏体现,但在行棋上比之中象又少很多的特定筐套,虽然体现的也是君主至上,但在棋盘上威力最具的还是王和后,这比之中象里部下冲锋陷阵,将(帅)理所应当决胜千里又多了些对能力的崇尚。黑白格相的分权划地各行其道,是否为他日的联邦分制留下了启迪?兵卒到了底线就可升级为城堡(车),也体现了欧洲文化中更为开放和提倡公平进取的原则(相比中象死板的等级划分,永无出头之日的小卒)。 

  特有的棋文化背景和出生,5000年的封建文化,决定了中象有应该有这样特别的棋盘、棋子、行棋走法。也决定了中象之所以是“中象”的原因。爱琴海上荡漾着的的欧式浪漫主义,无疑也贯穿和影响了国象的历史演变乃至文化背景。执剑纵横的侠士风范,一骑游走在城堡的缝隙;权力与征战的胶着演绎,总是人类不变的话题。 

  中象之所以是中象,决定其文化内涵的就在于此,做为一个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所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中象里的将(帅)不能出九宫,而国象的王后可以八面玲珑到处乱遛。同样的,如果要一个不清楚欧洲历史文化背景的人去体会为什么国象中的兵可直行但吃子必须是“斜”吃也会感到匪夷所思。 

  如果能把围棋比喻成老子的大“道”无形。那象棋就该是孔子的“儒”家学说,或是格林笔下的童话世界。带有很强烈的地域局限特色,一如国粹“京剧”。将、相、士、卒;楚河汉界,棋盘上的相较里,又蕴藏了多少的金戈铁马,电闪雷鸣?黑白格上演绎着的骑士与忠诚的话题,仿佛还能听见落寞的贵族在漫漫颓废的古堡中的叹息。 

  做为一项流传千年的游戏竞技产物,历史付于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为象棋单纯的做为一项竞技留下了包袱。所以象棋不可能成为类似直接把力与技透过肢体做直观表达的体能项目一样的,拥有夺人眼球受关注点和获得高额的市场回报。选择棋,确只是象静默的棋枰,出于浓荫巨树的一刻,就决计忘记岁月不停息的声音。于胜负为伍,与惘然做伴,不分冬夏春秋,静静地守望,就是为了黑与白格之间。发现熟悉却难以理解、但还缠绵不断的交流。 

  在贩卖文化成为潮流,炒作历史流为时尚的今天,围棋的棋文化其实已经沉沦为市场经济的广告。象棋的棋文化就如现在象棋的处景,形成了一种由国家发起的,类似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动。棋文化的探讨,虽是下棋人弄出来自我标榜的话题,但是一方面也反映了棋这东东能够流传千百年的原因。厚重的历史造就了棋的精髓,小小的棋盘,承载了历史的印记。 

  恰如很久前看见的一段说棋者语 -- 感觉我象静默的棋枰,容易给一样痴于棋惘于棋的人遗忘我在阁楼,任我渐渐老去,等待某天如光一样的孩子爬上楼,打开沉重的门,拭去厚厚的尘埃,重现原有的记忆。一挨展开,就重演无数呕心沥血的对局。 

  很是令人遐想和着迷。。。。。。 

作者:归去_来_兮 编辑:任意棋 手机版
  • Powered by laoy8! V3.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