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为先 “技术”为本
——几则棋赛感悟
李建新
2024年05月15日,首次置身上海市高校退休教职工象棋比赛现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漕宝路120号),
来了一个“归队”之前的提前热身。
“法定年龄”到了,从今以后就有了参加此类赛事的“合法理由”。
2006年被海大学引进,不久以后即以学校象棋比赛前二名的成绩为“依据”,代表海大学参加
上海市教育工会组织的多项市级比赛,还包括全国高校教职工象棋比赛,与上海市百余所高校的一流
高手先为对手,后为棋友,每年相约,其中有一些人还成为了学术合作者和生活之中的好朋友,点缀
了平淡如水的人生,这在事耕多年的学术领域是无法做到的、也是无法想象的!
下棋的人聪明智慧,在有将近1亿人口的象棋领域取得一点成绩,那怕是一个小小的“老村长杯”
中的比赛好名次也非常不易,“高手”郭南豪年年过年回老家参加村里的“老村长杯”,数十年与
“老村长杯”无缘,可见全中国象棋水平之高、棋友之众多、取得象棋比赛成绩之不易!
参加上海高校象棋比赛,拓展朋友圈是更让人开心惬意的事。实事求是的讲,上海高校棋友中藏龙卧虎,
精英遍地,他们之中有许多是学校的教学科研骨干,绝大多数热衷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由是,我们
共同组成了上海高校国学传播与建设的方阵,大家合力而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有《智力文化传播》
《棋道·微传播》《棋道·再传播》等专著和“按习老的嘱咐办《棋友》”、“对15位全国冠军的一堂课”
“棋道与社会”系列文章公开发表,上海高校系统象棋比赛为这些创作提供了素材,棋文化及国学文化的
研究成果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褒扬,实为预算之外的一笔外快。
韶光飞逝、岁月不居。
还依然停留在高校教职工象棋比赛记忆中的许多棋友,几年不见(主要是因为疫祸)后的再次相见已经是在
离退休比赛的赛场了!
大家见面惊呼时间过得太快了,共同的感受是一定要尽情享受退休的福利,放大生活的幸福、消费无拘无束的
自由,把真正的自我激情宣泄,其中畅饮象棋的甘醇必不可少
。
能够在一个赛场比赛,其实是一种棋缘,是天赐的国学课堂同窗。棋友们从棋战棋品中谋得了人生的“进退”
之道、“攻守”之道、“平衡”之道、“权变”之道、“舍保”之道、“擒王”之道等等,诸多棋友虽然多年不见,
但看得出来,他们每个人都汲取了棋文化的精髓,都活的精彩。
一天交流下来,棋友们诸多真知灼见值得“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比出冠军”比“指定冠军”“选出冠军”“民主选举冠军”“组织推荐冠军”“领导分配冠军”更让人信服,
更为公平公正;
2、要多多营造“用实力说话”的文化氛围、组织氛围和社会环境,让能够“用实力说话的人”先荣誉起来、
先优秀起来、先有话语权起来、先为领导起来;
3、公开亮剑、互用“阳谋”,在台面上“公开喊话”,公开出拳,可以大大的排除类似奴才、谄媚、奸佞、跪舔、
团伙、用下半身谋利等百姓深恶痛绝的龌龊行为的获利空间;可以有效防止诸多见不得人的暗箱操作;
4、象棋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精神财富,要大大的继承、要大大的开发、大大的弘扬、大大的创造、
大大的利用;
5、本次比赛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办,也给人启发不少:比如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术应该优先、特别看重
“应用”和“技术”,“应用导向、技术创新”应该成为主流和清流,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理念,
追求“卓而独特、越而胜己”的价值取向。
社会所有的领域都应该把“应用”放在第一位,比如在新闻领域,就应该给那些精湛“采写编评导播摄”等
“应用”人以机会,起码不应该给那些整体鼓弄洋LJ、整体编撰空中楼阁的人、连个300字的新闻稿也写不了、
写不好的人以机会。固守的底线应该是不要给“应用”奴才、谄媚、奸佞、跪舔、团伙、下半身等谋利的人以
任何可以“应用”的机会。
正是:
韶光难断象棋缘,
再会旧友赛场边;
沪上高校出良将,
名家过招年复年;
楚河谋得“进退”道,
秉持“应用”好争先;
精研“技术”做巧匠,
“梅”“橘”争艳续新篇!1
1 指中国象棋代表性的古典名谱《梅花谱》《橘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