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文华杯敢为人先 民间顶级赛空前绝后
豫州大地炮声隆
蛇年首赛傲苍穹
翘首期待龙虎斗
谁将问鼎称英雄
英雄盛世,棋国春秋,大战将在一周后。风起云涌,杀机弥楼,弈林好戏在豫州。举枪挥剑,成王败寇,不斩顽敌誓不休。华章书就,传奇永久,楚汉争霸竞风流。
2013年民权县“文华杯”象棋公开赛
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民权县庄周棋牌院
二、承办单位:民权县玫瑰温泉度假村(四星级)
三、赞助单位:揽云轩书屋
四、比赛时间及赛程:2013年元月1--3日
1月1日 08:00 开幕式
08:30 第一轮
10:30 第二轮
14:00 第三轮
16:00 第四轮
1月2日 08:30 第五轮
10:30 第六轮
14:00 第七轮
16:00 第八轮
1月3日 08:30 第九轮
10:30 第十轮
13:30 第十一轮
15:30 闭幕式
16:00 离会
五、比赛地点:河南省民权县玫瑰温泉度假村,位于河南民权县城东20公里风景秀丽的龙泽湖畔。
六、参赛资格:身体健康的国内外象棋爱好者
七、比赛项目:象棋个人赛(自由棋手)和团体赛(以企业名义参赛,三人一组)
八、竞赛办法:
1、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2011年象棋竞赛规则(试行)》。
2、比赛采用积分编排制,电脑编排,共11轮。
3、比赛采用2、1、0记分制,即每局胜方记2分、负方记0分、平局双方各记1分。
4、在同一对局中若出现违犯行棋规则者,立即判负。
5、自然限着按50回合执行,需一方提出裁判才能受理,提出方打将的着数最多记10着。
6、决定个人名次的方法按顺序依次为:积分、对手分、累进分、胜局、违例。
7、决定团体名次的方法按顺序依次为:
(1)同队三人积分之和高的队团体名次列前。
(2)个人最好名次列前的队团体名次列前。
8、单方用时40分钟加5秒。
9、开赛15分钟内未能落座者将以弃权论。
10、连续两轮弃权者将被取消以下轮次的参赛资格。
九、奖励办法
1、个人奖金:
第一名:著名画家许文华先生代表作【太行山】一幅(32平方尺),市场估价30万人民币。
第二名:著名画家许文华先生代表作【太行山】一幅(18平方尺),市场估价20万人民币。
第三名:人民币10000 元
第四名:人民币5000元
第五名:人民币3000 元
第六名:人民币1000 元
第七名:人民币800元
第八名:人民币600元
第九至十六名:人民币各300元
2、团体奖励
冠军:将获授权许文华先生为企业“形象大使”。
亚军:奖中国画虎第一村四大虎王之一王培双先生中国虎【雪中情】(18平方尺),市场估价人民币12万元。
第三名:奖画家王秋人【仕女图】一副,市场估价人民币8万元。
十、报名方法:
1、报名费:每人100元 。即日起开始接受电话报名,短信报名:赵普刚13781458623、康雪梅:13837020333,短信报名请注明运动员省市、姓名、性别、级别。
2、运动员交二寸彩照2张(附姓名),邮寄地址:河南省民权县疾控中心赵普刚,本次活动限报200名。
3、组委会统一安排食宿,标准每人每天120元,3天共360元。
4、路线:12月31日下午有豪华专车免费接送(民权火车站对面实验小学南大门口)。
十一、优惠政策
1、国际棋手和港、澳、台棋手食宿免费。
2、特级大师食宿免费。
十二、补充规定:
比赛期间所发生的一切伤、病均与主办方无关,由此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参赛人员个人承担。
十三、上述内容如有变更,将另行通知。
十四、本规程的最终解释权归民权县庄周棋牌院。
2013年民权县“文华杯”象棋公开赛组委会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2013年民权县“文华杯”象棋公开赛火热报名中......
不管相隔远近,无论水平高低,只要您具有楚河汉界挥剑杀敌的激情,只要具有和顶尖高手一较高下的豪气,我们都热情欢迎您的参与!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2007年,全省耕地面积11889万亩,人均耕地1.21亩。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0~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42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全省现有林业用地7053.03万亩,森林覆盖率17.32%,林木覆盖率23.77%。全省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5个,总面积1135.4万亩。湿地面积1663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6.6%。全省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公园达94处,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占全国总数的23.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
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27种(含亚矿种为158种)。其中,探明储量的75种;已开发利用的86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3位的有19种,居前5位的有26种。煤、铝、钼、金、石油、天然气、天然碱、萤石、耐火粘土等储量较大,其中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2位,煤炭居第8位,天然气居第17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分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自古以来,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商鞅、苏秦、李斯、刘秀、张良、司马懿、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僧一行,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司马光、褚遂良、吴道子,佛学家玄奘等,还有现当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鸿昌、吴焕先、杨靖宇,革命先辈邓颖超、彭雪枫、许世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
河南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山川壮美,风光秀丽,融南秀北雄于一体。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省级23处。郑州的嵩山,洛阳的龙门山、白云山,信阳的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济源的王屋山,平顶山的石人山,安阳的太行大峡谷,南阳的宝天曼、老界岭,鹤壁的云梦山,驻马店的嵖岈山等均属山水奇观;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出三门峡后经小浪底流入黄淮平原,郑州至开封段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悬河的独特自然景观。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和南太行景区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全面启动。红色旅游迅速发展,全省共有红色旅游景区26家,拥有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南阳桐柏英雄纪念馆、郑州二七纪念堂等4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新开发的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项目,也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截至2007年底,全省总人口98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89万人,农村人口6480万人。全省常住人口9360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1人。河南是个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1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6%。其中回族人口116万人,居全国第3位。
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济源市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1892个乡镇,464个街道办事处,3404个社区居委会,47556个村委会。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58.07亿元,居全国第五位,比上年增长14.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比上年增长13.8%,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5.7∶55.0∶29.3,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4.3%,呈现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显著特征。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1.5亿元,居全国第八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68.4亿元,居全国第五位。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3852元,实际增长12.2%。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双双两位数增长、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良好格局,人民群众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得到较多实惠。
经济发展的后劲更加充足。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35.6%。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食品、化工、机械、纺织、建材、电子等河南优势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526.66亿元,农业、水利、环保、教育、文化等薄弱环节投资得到明显加强。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大项目建成或开工,进一步夯实了河南经济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