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内蒙举行的全国个人赛,淘汰赛阶段推行了新的赛制:分先两盘慢棋,如分出高下败者淘汰;若战平则加赛一盘红10分钟黑7分钟的快棋,再和则黑方晋级。结果冷门迭出,许多高手纷纷落马,新锐强势反弹,让棋迷倍感刺激。两盘慢棋加一盘“突然死亡”,虽然增大了比赛结果的偶然性,但因有分先两局的慢棋比拼实力,很大程度上还是体现了竞技的客观公正。一盘不等时的快棋决胜,大大节省了比赛时间,消除了以往多盘连和的尴尬,类似足球的点球决战(美洲杯是不用加时赛,直接决战点球的),更加紧张、刺激。虽然限时不等,和棋让黑方晋级违背了体育竞技的平衡原则,但毕竟有公平的慢棋在先,属不得已而为之,这与联赛的“一局慢棋,和棋黑胜”有本质区别。对于本次淘汰赛的新赛制,我是十分赞成的(当然积分制中的3-2-1-0,我反对,但不在本帖讨论范围)。只时对于每步补3秒的规定,我觉得3秒太少了,有些优势局面会被时间逼迫致死,无法保证棋局自然分出胜负。我认为至少得每步补5秒,甚至10秒,才能使某些例胜、官和的结局不因时限而扭曲。
附:象棋决胜棋亟待改革(一)
象棋比赛和棋过于频繁,对于淘汰赛中的加赛快棋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我们先回顾几个典型场面:
1。1998男子棋王挑战赛中,卫冕棋王吕钦和挑战者许银川创下了中国象棋比赛的一项纪录——连和13盘。两人首先在6盘慢棋比赛中全部弈和,加赛快棋后,两人又连和7盘,直至第8盘,许银川才出现漏招,被吕钦抓住,局势呈现败势。最终许银川因超时作负。吕钦赛后说,他虽然头脑一直保持清醒,但浑身却疼痛不止,许银川则说他后来几乎看不清楚棋盘上的棋子了。许银川是汗透脊背,吕钦则是浑身发凉。(连和让人厌倦,又损害了运动员的健康)
2。2002明珠星杯全国象棋16强赛在广东番禺结束,在上午的比赛中,许银川和赵国荣经过三番激战,最终无法分出胜负(慢棋、加赛快棋和超快棋全部走和),经过抽签许银川夺得冠军,获得5万元冠军奖金,赵国荣夺得亚军,获得2万元亚军奖金。(抽签决定冠军?怎么体现竞技性?)
3。2007嘉周杯男子冠军的激战在赵国荣和柳大华之间上演,赵国荣开局就主攻展开攻杀,弈至中盘,赵国荣有所顾忌,便力求和棋,慢棋比赛以和棋终盘。随后接下来的两盘5分钟快棋比赛中,双方又弈和,按照比赛规则,双方两盘快棋弈和后,第一阶段名次列前者获胜,赵国荣“依靠”规则获得冠军,柳大华屈居第二。(最后按预赛成绩确定冠军,这场决赛岂不白下了?)
可见,淘汰赛中的快棋加赛如果能一“局”定音就可以有效地缩短比赛时间,提高比赛效率。我认为,淘汰赛先采用分先两局制是最为公平合理的。如果两盘战平,再加赛一盘快棋决胜。决胜棋怎样才能一盘定乾坤?目前有两种比较可行的方案:一种是胡荣华提出的“突然死亡法”,例如红方10分钟,黑方5分钟,每步补10秒,弈和则红方被淘汰(其实我一向是反对胡氏赛制的,但它在决胜棋中还是有实用价值);另一种是部分棋友提议的计算剩余子力法,例如将各种子力的点数(分值)事先定好,在最后双方都无法组织杀势时比较剩余子力的点数,点数高的胜出,相等则黑胜。
决胜棋亟待改革,望棋友们都来参与讨论,为象棋赛制献计献策。
今年在内蒙举行的全国个人赛,淘汰赛阶段推行了新的赛制:分先两盘慢棋,如分出高下败者淘汰;若战平则加赛一盘红10分钟黑7分钟的快棋,再和则黑方晋级。
錯!錯!錯!
淘汰賽階段只一局慢棋.
請發表意見時先看一看,想一想.
不是早就说分先两局慢棋吗?怎么没按以前的计划实行?我真的还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