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读《建秒棋路》有感
读《建秒棋路》,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徐徐道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建秒兄为江苏象棋队原主力选手,象棋大师,象棋运动健将,棋艺风格扎实细腻,质朴中蕴藏着机敏与灵动,功底尤深,多有建树,是全国象棋界的实力派大师。
作者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客观详述了他征战30多年来的精彩对局,既体现出对象棋艺术的热爱,又无时不刻闪烁着象棋人的智慧光芒。随着其细腻的笔触,我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若干年前的那一幅幅刀光剑影险象环生的对局场面,战术与战理观点鲜明分析到位,临场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有欢喜也有遗憾,平淡当中蕴含着精彩,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自战回顾,是近年来一本难得的好书。相信本书一定能成为象棋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对专业棋手也不无启迪意义。
作者已过花甲之年,仍笔耕不辍,尤令人钦佩。我愿意为广大棋友推荐之。
象棋特级大师 张强
2022年4月8日于北京
这一点徐大师书中有交代:
转战专业圈
1981年后,江苏省棋队元老戴荣光大师退役,省队打全国团体赛缺人。因此,1982至1983年我与童本平(后获象棋国家大师称号)去省队选拔全国团体赛资格,2次双循环制对局我均淘汰对手,代表江苏省队与其他3位队员合作,获得全国象棋团体赛第五、第四名。1984年童本平等年轻棋手加入省队,但江苏全国团体赛1985年失利,未获名次。在1985年期间,部队要搞全军运动会,象棋在列,因此省军区要招我入伍参赛,在征求省体委意见时却遭阻,答复此人我们要用,此事就此作罢。因全国团体赛江苏当年成绩下降,为了六届全运会,1985年底省体委征调我入省棋队。此前我一直用徐健秒的名字,这次调入省队,在南京办理身份证时,被公安机关不慎填写成徐建秒,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吧,因为有参加过全国赛及省队内部比赛经历,我也颇具自信。在1986年毅然入队,团体赛1988年前一直是得分手,1988年后成为二台主力,有“铁二台”之美誉。到省队后,投入了紧张的训练比赛,在省队内部赛的交流中,与徐天红特大的对战交流让我获益匪浅。他1985年后棋艺正处上升至顶峰期,另外,他与李国勋大师的残局功力深厚,受其熏陶,我的残局也有所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