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体象棋网 http://www.gdchess.com/bbs/

象棋专业网站,人气最旺的象棋论坛之一,提供最新象棋棋谱、直播、比赛资讯、棋手资料等等。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风云名手回顾之 “四省棋王”董文渊 和对局书怀两则

1楼
听雨轩 发表于:2013/7/11 18:03:00

风云名手回顾之 四省棋王”董文渊

在中国近代象棋史上,有“四省棋王”之誉的董文渊,是继周德裕之后的棋坛风云人物。他长期称雄于华东的上海和华南的香港,五十年代时还作为中国围棋队的成员迎战过日本棋手,1964年在参加全国围棋比赛中得过第五名。

 董文渊1919年出生于杭州(户口本上误为1918年出生),父董阿林,原业农,因逃荒避灾由浙江的余姚来到杭州,经过数年的积攒,在杭州的开元路与人合开“协聚兴铜匠店”。富有弈棋天分的董文渊少年时就痴迷象棋,10岁起,在其父的铜匠店学手艺,闲时在街坊下棋,12岁时师从白胡子潘选子,14岁时即超过乃师,16岁时登著名棋楼喜雨台弈棋,有短期受教于关春林的经历。董以象棋起始,兼攻围棋,进步神速,不日,即能和名棋手蔡阿福、徐春泉、李嘉春等抗衡。

董文渊弈棋能很早跨出省界并到达香港,和著名实业家张澹如(当时浙江省主席张静江之胞弟)的提携有关。其时,张常往来于杭、沪间,也常去喜雨台弈棋。张较偏爱围棋,登喜雨台弈棋时,和“五虎”中的李友三或关春林弈棋常执白子,既表示棋艺略高于对手,又为输些彩金而显示大方。一天,张登喜雨台弈棋,听说有个少年,棋弈得不错,就找来陪棋,张提议让董三子,结果张连输三局。由于是让子棋,张脸上不失“光彩”,而董得了实惠。事后,棋人们告诉董,张是个大老板,以后下棋时应注意礼节。又有一次,张去喜雨台玩棋,又找董弈棋。弈后,董很有礼节地说:“张老板,以后能否向您请教一盘象棋?”,张向人打听董的象棋水平后,深感“此子有前途”,遂起了提携董的心意。这天张离去时,董躬送至楼下,张让董“明天下午去我家一次”,并告诉了地址。次日下午,董依约去杭州孝女路未央村二号。张澹如了解到董上过五年小学,遂送派克金笔一支,另现金20元,以及一本(日本)木谷实编的《围棋辞典》,希望董好好学钢笔字,今后在可能时带他去海外闯荡。后来张果然于1939年派账房刘盈丈接董去香港角逐。

1936年秋,杭州举办过一次全市象棋比赛,由城南民众教育馆主办,应邀参赛的为“五虎一豹”六人及新进刘忆慈(大董三岁)、董文渊,结果董得第一,刘得第二。于是,董正式成了江南棋坛的一颗新星。赛后民教馆主任彭桔甫私人请吃,以示杭州棋坛后起有人。 1937年春,基督教杭州青年会根据群众要求,着手举办“华东地区象棋名手邀请赛”,特请有“象棋总司令”之称的谢侠逊来杭州主持,地点在青年会的健身房,挂大象棋,出售门票(每张二角),参加者为江苏窦国柱、山东邵次明、福建连学正及浙江董文渊。比赛结果董得第一,遂有“四省棋王”之誉。

董文渊成名前后,常去上海天赡茶楼等处弈棋。由于董年纪小,棋风犀利,并能常出妙手,因此得到“小杭州”的浑名,和“小剃头”林荣兴、“小煞星”叶景华并称上海棋坛“三小”(也有将小湖北雷海山一起称为“四小”的)。从此,董开始了以棋为生的生活。 1939年,张澹如的账房刘盈丈在上海找到董文渊后,同乘亚洲皇后号大轮船去香港,立即参加一次“六王夺鼎赛”。所谓“六王”即六名名棋手:周德裕、钟珍、苏天雄、卢辉、方绍钦及董文渊。由张浩如出资作大银杯一只及奖金一百元,比赛的真正用意是:董向周挑战。结果周得第一,董获第二。不久,张又出资作纯金奖牌一枚,邀周德裕、董文渊及钟珍参赛,定名为“三王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制,分先各两局,以积分多少定名次。

钟珍,有“棋仙” 的雅号,与曾展鸿、黄松轩并称“粤东三凤”。钟珍在棋坛上,以诡橘和玩世不恭著称。有一天,钟找了个姓陈的棋客,告诉他如何如何找黄弃棋,办法及实施步骤都—一关照,还想好了万一事情败露的对策。陈棋客觉得有妙趣,就依计去约黄松轩对弈。传说赛场设在陈的家里,座上无第三者,黄对陈的棋艺是了如指掌的,为此,下棋时有些漫不经心,结果第一局为陈击败,而黄以为是偶然失手。第二局陈不但不怕,且要求彩金增至每盘10元,黄自然乐于答应。弈着弈着,陈不但能识破黄的种种欺着,而且着着深沉锋利,咄咄逼人,又使黄处于劣势而致负。第三局应由黄先行,陈竟要求再增加彩金,并且按原协定。结果陈按照钟珍的弃马陷车成立后,黄奇怪陈君的棋艺大大超出常规,有几着十分仙妙,当第15回合陈已成胜局时,黄情不自禁地跺了跺脚,无意中发觉脚下似有东西绊阻。黄弯腰下看,才发现秘密。原来,陈的脚下套着一条麻线,线头连着板壁的一个小圆洞,通向另一房间。由此可见这是一条弈棋的通讯线、指挥线,陈和黄弈棋不过是一种形式,真正和黄弈棋的人在另一房内。陈立即离座,陪笑认错,说“呵呵,我是和七哥开玩笑的”,表示愿将三局彩金全数奉还。钟珍的棋友曾展鸿,是钟珍一生中最重要的棋友加朋友。曾展鸿是商人,走南闯北,常常给他带来一些外地可以谋生的信息,1925年,钟珍在曾的带领下,曾弈游安南,在和当地的名棋手阮霸先、何光布、许文海等对局中都取得极好的战绩。

经抽签后董和钟先赛两局,董文渊连胜,独得4分,形势对董极为有利,对周则构成极大威胁。处于危机的周德裕,突然提出不参加续赛的动议,理由是:董以重金收买了钟,钟佯作两败,但在对周之战将全力拼搏,为董夺取金牌创造条件。

周提出的理由尽管证据不足,但根据棋界的风气,也不是没此可能。这一下首先是激怒了已购票的广大棋迷,聚集在文园酒楼前,要求退票,使主持人感到为难。正当场内杂乱纷纷时,少年气盛的董对周大声说:“你说我作弊,我们以无弊可作的方式续赛如何?”接着董说:“我和钟的两局胜棋不算。我和你作十局赛,来抢这金牌如何?”这一说既堵住了周罢赛的嘴,也得到观众的喝彩。

周德裕得其父周焕文真传,萃诸家之长,棋艺全面。曾在上海他向各路名手作了挑战,和连学正、林弈仙、邵次明、李武尚、窦国柱、罗天扬。万启有、邵春林、吴淞亭、方绍钦、雷海山等各地名手较过艺,虽互有胜负,但以周的胜局为多。他战胜过华东的众多名手,包括张锦荣、万启有、罗天杨、林弈仙等,对华北赵文宣和张德魁也是胜多负少。对华南方面的黄松轩、李庆全也旗鼓相当。

但也许是董文渊正处于棋艺的上升时期,也许是周德裕的“帅气”有所浮动,再也许是周德裕没有吸足烟(指鸦片),第一天比赛董连胜两局,第二天比赛董又连胜两局,第三天香港各报均大加宣传,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前往观看。比赛进行前,董举起手心,以掌中的“誓杀周德裕”让周观看,引得周心气浮动,结果周又连负两局。于是赛场上沸腾了,在场的棋迷之一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黄密功教授,即席赋一“七律”《书赠十三王》相赠,诗曰:  龙蛇大落斗方酣,岂看江都捉手谈。

 纵横鸿沟宁肯割,咸惊虎穴竟能探。

帅棋势悍赢连六,举箸省名冠十三。

 从此墅棋身不坠,桃花笑煞老杨坛。

 篇求题跋:杭州董文渊君,拥其四省冠军,战胜周德裕君,连胜六局。同时两粤亦莫能争。余奉邀观艺,深为叹赏。

发生于1939年秋的周、董之战,不仅仅是华南棋坛的争雄之战,也具有全国棋坛争雄战的性质,因为周不仅有“七省棋王”的头衔,而且在华南是第一号人物(和之名气约略相仿的黄松轩已去世),而董挟“四省棋王”的头衔而来,是当时华东的第一手(林荣兴、叶景华已死于日寇侵入上海时)。再说年龄,当时一个39岁,正年富力强;一个刚20岁,锐气正旺。继第一次“六王赛”周德裕夺冠后,第二次争雄——从“三王赛”到周董十局赛,董竟以连胜六局而得金牌!怪不得黄密功先生要称董为“十三王”了。那么这六局是否周有什么特殊原因才失败?不是。而是董有所准备,布局富有创新。正如贾题韬先生所评:周君在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和名手对局,大多取得胜绩,之所以如此,原来与董的布局极富创新有关。周、董后来又有对局,周有所挽回。

应该说,董向周的挑战是成功的,这当然是董的老板张澹如的力量所促成。那时,董吃、住均在张的家中,每月另有一百元零用钱,弈棋所得统归董自己。董是张家的一个门客,理应感激张才对。然而,董胜利冲昏头脑,一长骄气,二生活腐化(赌和嫖),后又做了对不起张的事而失去对张的依靠,并被棋界所不齿。一次,张困乏现钱用,取一只5克拉重的钻戒,叫董去卖。得钱后董不是立即将钱送交张,而是进了赌场,一押输,再押输,最后竟输完这钻戒!如何见张老板?董又作了错误的抉择:潜逃回乡。他丝毫未考虑对不对得起张,丝毫不想到他的老板正在焦急地等他!直到晚年时,董追悔的仍是失去依靠,而不是对不起人。他曾说:张是大老板,当时我只要对他说明情况,他仍会要我的。

返回家乡的董,棋艺和棋名虽然高了(小剃头林荣兴、小煞星叶景华已死),可是当时的杭州、上海均沦入敌手,经济十分差,董以沪抗第一手的身份,在上海的茶楼以棋为生,虽可生活,但常常是得到少许彩金后,在饭摊上买一碗饭、一碗汤以充饥。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经济略有好转,董的生活一度改善,但是董挥霍已拨,有钱就化在暗娼身上,也是一无节余。

解放初,经济处在逐步恢复中,当时上海棋坛有许多象棋擂台,董文渊作为“华东三虎”之首,曾红极一时,收入可观,而董总是任意挥霍。1951年,从广州来了个瘦小青年人,他叫杨官璘,少董6岁,在上海工人文化宫设擂成功后向董挑战,虽以二负一胜一和小负,但杨回去后更加用心,苦拆苦解,有所精进。而董呢?除了对弈捞钱处,不精究技艺。1952年杨再次到沪,在“米高扬”打董的擂台,共弈十局,杨取得净胜二局的战绩,从此开始了杨官璘时代。此时的董,虽和北方的谢小然三战皆平,和另“两虎”相较还有些优势,日子比较好过,但在1955年因生活作风问题,以“玩弄女性”罪被判刑去黑龙江。几年后返回杭州,过起叶落归根的生活。虽说少年时学过铜匠,但那是30年前的事,现在不仅不会做,而且也懒得做。他能做且喜欢做的,还是弈棋。

    虽说仅仅过了5年时间,中国棋坛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从1956年起,每年举办全国性象棋比赛,二是将象棋和围棋均列入体育项目,使一些过去只能在茶馆或街头弈棋的名棋手受益。如棋名略逊于董的同乡棋友刘忆慈,在1956、1957、1958三年连续三届获得两次全国季军和一次第五名的荣誉,被杭州市体委吸收为专业运动员兼象棋教练,不仅有了正式工作,还有市政协委员的荣誉。而董文渊只能靠与人赌彩金为生。其间虽说有几次参与名手表演比赛,但董总是让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一次,北京名手候玉山(全国赛第六名)南下弈访,在青年会与董弈表演赛。由于轻敌,董处于劣势,苦苦思索难以解脱,其间往厕所小解。去了好一息,未见董返回,大家有些急了,派人去厕所,找不到人。哪里去了呢?左等右等未见人,只好收拾棋局。

      第二天有人见到董文渊,问他昨天去了哪里?他说:反正要输了,回家了。让人哭笑不得。

      1962年,全国围棋比赛举行前,浙江在选拔选手时,考虑到只有董文渊才有可能在全国比赛中拿名次,当年的省体委主任余龙贵亲自拍板,让董文渊参赛。为了尊重老名手,余龙贵还让董文渊和自己同住一室。

     董文渊一路过关斩将,至决赛前,进入前六已成定局。这时的董,各个房间“乱串”,胡乱吹嘘。余龙贵想找机会和董文渊谈谈,又怕影响他的比赛,拟在结束后进行。

  一次比赛后,董文渊头脑发热,狂饮两斤绍兴黄酒,在烂醉如泥的情况下,在棋友房间吹嘘过去每天有妓女陪伴的骄傲,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情况反映到余龙贵那里,正拟对董批评教育,就在这时董文渊回房了,还未等余开口,董文渊竟大吐特吐,秽物恰恰吐在余龙贵的床上。这一吐让领队的余龙贵彻底灰心。他愤愤地说:我带过十多万兵,打过无数次仗,从没见过这样的人!

    这次比赛虽说董文渊得了全国第四名,但这个事件,使董文渊错失了走上正道的极好机会。并且引出中国棋史上从未有过的“开天窗”事件。据杭州市原围棋教练张李源说,当年在报上公布全国围棋比赛一至六名名单时,一、二、三、五、六名下均有姓名,唯有第四名下空白,原因是国家体委内部通报批评了董文渊。

  从此,董文渊只好改姓换名,到外地继续以赌棋为生。小县市的棋手虽说知道董文渊的大名,但不识得相貌,当董文渊用多个化名与当地“棋王”弈棋时,大多愿意博大彩,但结果总是董文渊得利。

    董文渊在1964年代表浙江参加全国围棋比赛夺得第五名。然而就在这次比赛上,董故技重演,因棋品差而被省体委点名批评,且从此不再用董。董文渊从此过起了流浪生活,靠私下赌彩金过日子。董的天赋条件是好的,表现在他的棋锋利而常有出新等方面;同时,他的性格中有桀傲不羁的一面,这使他在棋艺有时表现出骄傲。董的殒落开始于棋品差,这和旧社会很少教育有关。一代棋手董文渊的晚年是凄苦的,但家乡的众多棋友大都对他敬而避之,谈起是否该帮助他,几乎人人都摇头。

    棋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至今仍然崇拜董文渊,特别是在香港和上海。

    晚年的董文渊,年逾70岁,无正当收入,由街道敬老院收纳供养。但他仍管不住自己。常带一副象棋,到一公园摆棋摊捞钱。碰到城管来了就躲,被抓后也不过是将棋子扔进西湖,做着猫捉老鼠的游戏。

    前些年,有港客辗转得到了董文渊的照片,说是他们搜集了董的200多个对局,自费出版,流传后世,但缺一张董的相片。香港的《天天日报》,有个“天下棋坛”版面,由专栏作家谭景洋先生主编。为了纪念和宣传董文渊,托在杭工作的项逊华,从浙江图书馆馆藏的《东南日报》上,复印出1937年华东四省赛上董的六个对局,在2007年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对开大报)刊出,标题为《七十年前名手董文渊的精彩对局》。可以说,这是对董文渊棋艺生涯的回报。

    董文渊毕竟是一代名手,在象棋史上应该有他的一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7-18 14:12:55编辑过]
2楼
给我一支烟 发表于:2013/7/11 20:56:00
 一次,北京名手候玉山(全国赛第六名)南下弈访,在青年会与董弈表演赛。由于轻敌,董处于劣势,苦苦思索难以解脱,其间往厕所小解。去了好一息,未见董返回,大家有些急了,派人去厕所,找不到人。哪里去了呢?左等右等未见人,只好收拾棋局。

      第二天有人见到董文渊,问他昨天去了哪里?他说:反正要输了,回家了。让人哭笑不得。

 

 

 

 

棋品太差

3楼
刀儿磨得慢 发表于:2013/7/11 21:31:00
呵呵
4楼
langtlinq 发表于:2013/7/11 21:38:00
从这篇文章中看出董文渊前辈的人品来了。。。。。
5楼
棋人棋语 发表于:2013/7/11 22:02:00

从董的棋人生涯反映出,一个人的棋品人品比棋艺来得重要。

 

6楼
涉险谋势 发表于:2013/7/11 22:35:00
强烈盼望董文渊200精彩对局面世,不以人废棋。
7楼
听雨轩 发表于:2013/7/18 14:08:00
8楼
听雨轩 发表于:2013/7/18 14:11:00
9楼
听雨轩 发表于:2013/7/18 14:12:00
对局书怀是周德裕先生对局回忆,撰述:董文渊   原载:《中国奕苑》创刊号(1950年1月1日)  出版者:中国象棋研究会(香港)  德裕先生遽归道山,薄海同悲。以棋艺论,余对先生,虽属劲敌,殊深钦佩。今遽失良友,曷深哀悼。回首前尘,十年前余南来识荆。兹后与先生公私对弈,在港、在沪,奚止数十局。其在港对局纪录,曾刊载于当时先生执笔之《华字日报》象棋栏,再事研究,颇多评述。提倡棋艺,不遗余力。世事沧桑,散聚靡定。噫!港地棋坛由瘁而荣,盛极一时,云烟黎梦,不背过眼即逝,迄今犹脍炙人口者,是则先生当年驻节港地之功不可没!缅怀故友,爰选昔日在港对弈之局二篇,略加解释,聊志追怀故友云尔。周德裕前輩在1949年5月病逝於香港。
10楼
捣浆糊 发表于:2014/1/13 16:27:00

九十年代我在杭州城隍山上还经常看到董文渊跟人下围棋~~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2004-201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